close


【文/林文生(臺北縣崇德國小校長)】

未來世界在等待的人才,其實也是各國教改所要培養的核心能力,包括整體性的理解能力、高層次思考能力、以及流利的外語能力。

 

什麼是整體性的理解能力?舉例來說,請問你對新加坡的理解是什麼?學生時代對於新加坡的理解,可能來自地理上的位置,歷史上的獨立建國,這些斷裂的片斷並不能形成一個整體性的圖像。對於新加坡比較整體性的瞭解,可能要實際與新加坡人交流,和新加坡人實際生活,對於新加坡的瞭解才會比較整體而深刻,例如瞭解新加坡教育的分流制度,才會比較深刻體會電影「小孩不笨」所描述的情節。

 

培養整體性的理解能力,在學校教育端稱之為統整課程,也就是上一次教改要推動,但是尚未成功的課程。為什麼統整能力這麼重要,卻又難以推動?以雀兒喜.柯林頓念的溫泉城高中為例,該校有一個很有名的統整課程:1492年,這是哥侖布發現美洲大陸的年代,也是鄭和艦隊下西洋的年代,當時中國為什麼沒有形成海上霸權?而西方歐洲卻開始海外殖民的戰爭?要瞭解這個年代前後的種種事件及其因果關係,學生要花一學期的時間蒐集資料,比對證據,最後提出綜合性的研究報告。

 

除了整體性的理解能力之外,高層次的思考能力,也是未來國際競爭的重要能力。以閱讀為例,在閱讀策略這一項,我們學生表現是比較弱的,因為從小我們沒有學習如何閱讀的策略,老師沒有學習閱讀策略的經驗,學生當然就很難學到有效的閱讀策略。所以我們學生很用功閱讀教科書,但是很少學生可以應用閱讀策略進行快速而有效地閱讀。香港為了補足這個缺,所以他們調訓了語文科的教師重新研修閱讀策略及閱讀心理學這兩個學分。果然在上一次OECD的國際閱讀能力評比,他們躍升到世界第三名。除了閱讀策略,推理、理解、應用、綜合、鑑賞等等都是高層次學習的能力,也是未來世界的競爭力。

 

國際競爭力的第三項是流利的外語能力,去年到瑞典參觀一所中學Vittraskolan School,接待我的是一位從上海移民到瑞典的華裔第二代,她是該校八年級的學生,說著一口流利的英文,除了英文和瑞典語之外,她還主修法語,聯絡簿上記著密密麻麻的計劃,全部都和語言學習相關。在這所學校畢業之前,都要學會三種語言,英語和瑞典與是必修,另外要加選一種外國語。她們的考試並不多,但是語言學習的負擔並不輕,顯然瑞典的孩子已經為和未來世界接軌做最好的準備。

 

培養國際競爭力要從教育開始,教育的改變則要從家長教育觀念的改變著手,培養整體高層次的學習能力,才能與世界接軌,與國際競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郭肝肝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